台灣動畫從七十時代開始幫歐美及日本代工,幾乎已成為世界動畫加工廠的代名詞。但曾幾何時,這個優勢已隨著世界各國,紛紛將下游作業往東南亞與大陸移動,而顯得市場萎靡不振一片慘澹。
不過,可喜的是,新一代的動畫人才輩出,當中由新銳動畫導演:邱立偉所帶領的製片團隊頗值得業界觀察與關注。不說你不知道:從2000年臺北電影節城市影展的首獎開始,邱立偉及他帶領的「studio2」動畫團隊,可說是大小獎項展獲無數,還出國比賽為國爭光。
如:提名第41屆、44屆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與最佳視覺效果。第25屆、30屆金穗獎最佳動畫片、台北電影節城市影展首獎、波蘭影展與韓國首爾國際動畫影展競賽片入圍、世界華語大學生最佳動畫片,以及西班牙、法國、德國…等世界各國動畫影展展出。除此之外,他的影像裝置藝術作品,還展出於北京中國美術館與紐約法拉盛文協藝術中心。目前也是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博士班的候選人。
日前,創作之一改編自知名作家林良先生原著的作品《小太陽》,除獲得經濟部工業局數位內容產品獎:「年度最佳動畫產品獎」,及台灣國際兒童動畫影展的「台灣最佳兒童節目」的提名。更進軍國際,在韓國首爾國際動畫影展的一千多部作品中脫穎而出,獲得競賽單元:「最佳國際電視動畫影集」提名。(韓國首爾國際動畫影展從兩千年之後,在韓國政府全力支持之下,目前已經成為亞洲,甚至於世界相當重要的動畫影展之一,影展除有競賽片單元之外,同時具有動畫市場展供國際買主於展期中進行交易,是近年來,東西方動畫作品交流的重要平台。)
今年,邱立偉導演完成了全新一季的台灣動畫影集:《小貓巴克里》。
《小貓巴克里》延續邱立偉過去一直以台灣本土題材,與具浪漫主義特徵的創作路線,在當代全球環保思維底下,以一隻貓咪主人翁做為視角,觀察在建設開發與環境保護當中所產生的衝突與矛盾;一個亟欲尋求發展的邊緣村莊,與以國際化與獲利為目標的化學企業之間所展開的一系列對抗。
邱立偉表示,如今台灣正需要台灣人及動畫人表現出對於這片土地的熱愛,並必須要意識到與建立自己的品牌。而建立自己的品牌,首要工作就是開始講述自己生活周遭的故事開始;當今全球化的時代中,動畫敘事不能再以“方言”,而是要以回到觀眾的立場,誠懇的用全球共通的視聽語言來與觀眾對話。
《小貓巴克里》已開始與台灣的商業電視台洽談中,而且,北美、南美、中東與歐洲,都已獲得代理與發行商的合約,接下來就能在世界各地許多國家的電視頻道中,看到來自台灣原汁原味的動畫影集囉!
這實在是一位值得大家期待的動畫新銳導演,與實力堅強的製片團隊,並讓身為台灣人的我們與有榮焉啊!
延伸閱讀:
【小太陽】官網: http://www.thelittlesun.com 。
【小貓巴克里】官網: http://www.barkleythecat.com。
公司官網:http://www.studio2.com.tw 。
邱立偉導演作品簡易版年表:
2010 《小貓巴克里》
2009 《小太陽》
2006 《遺忘的寶藏》
2005 《王老先生雜貨店》
2004 《窗邊的星星》
2003 《多拉杜醫生》
2002 《城殤》
2000 《森林The Forest》
留言列表